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铁腕领袖,他塑造了苏联政治格局长达数十年。然而在他去世后,继任者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发表了著名的秘密报告,从根本上否定了斯大林时期的许多理论和政策,这一举动在当时苏联社会引发了巨大震动。尽管赫鲁晓夫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苏联经济取得显著发展最好的股票配资平台,但他最终也难逃政治斗争的残酷命运。
1964年10月,当赫鲁晓夫结束在黑海之滨的休假返回莫斯科时,敏锐的政治嗅觉让他察觉到了异常。飞机降落在伏努科沃机场时,迎接他的不是往常隆重的仪仗队,只有寥寥数人。在漫长的机场通道中,他终于见到了时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米高扬和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两人面无表情地通知他,中央委员会正在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他的去留问题。这时赫鲁晓夫才恍然大悟,一场针对他的政治围猎早已悄然布局。
在随后召开的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赫鲁晓夫出人意料地没有做任何辩解。他平静地交出了所有权力,这一体面退场为他换来了谢米恰斯内承诺的安全保障。然而政治承诺往往充满变数,这位曾经的最高领导人很快被降级为农业委员会副主任,远离权力中心。尽管他仍怀着重返政坛的希望,但现实已将他彻底边缘化。
展开剩余44%当时的苏联高层分裂为两大派系:以谢列平、谢米恰斯内为首的少壮派和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保守派。赫鲁晓夫曾经的亲信切尔诺温选择投靠谢米恰斯内阵营。随着两派斗争白热化,最终勃列日涅夫集团取得胜利。作为政治清算的一部分,1971年9月11日清晨,当赫鲁晓夫像往常一样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区晨跑时,突然感到剧烈腹痛。迅速赶来的救护车将他送往医院,但主治医生很快宣布了他的死讯。整个事件发生得太过突然,官方公布的死因是心脏病发作,但许多细节都暗示这很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暗杀。这位曾主导去斯大林化的改革者,最终也成为了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发布于:天津市熊猫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